/阿仁
大餅包小餅可說是台北士林夜市的代名詞之一,也是我對士林夜市最深的印象之一。
大學第一年上台北念書,是我第一次離家這麼遠地一個人生活,第一週的宿舍生活,也開始了和一群不熟悉的同學朝夕相處,和我生日相差一天的室友,也是我大學同班同學,家在鄰近的桃園,專科在台北念書,相較於我,他對台北的生活總有一種駕輕就熟的感覺,因此,第一週的宿舍生活裡,他便倡議帶我去他不常去的士林夜市,其實我對士林夜市一直停留在早期國中小畢業旅行時的集體行動記憶,三兩好友的探索,這真是沒有過,老實說,當時的心情有點複雜,一來是新認識的朋友,沒有過往的交集,二來是對於夜晚出遊,還真的很期待。
大餅包小餅就是發生在這麼多重的氛圍裡,第一次自己尋著自己的心去逛夜市,沒有那種按圖驥的規劃行程的枯索,也沒有導遊在旁預先設定好的食材或菜單的介入,一切的故事就這麼輕鬆又自然。第一站,我和同學就光顧了聞名的大餅包小餅,不熟的我們,只是面面相覻不知怎麼開始第一站的消費,因此,我就率先發難,因為我們都沒吃過這個知名的小吃,所以就提議我們兩人就鹹的與甜的各買一個,於是,我就買了一個咖哩口味,而我同學就買了一個花生口味,就這樣開始了我們全新的士林夜市之夜。
老實說,我那份咖哩口味的大餅包小餅,不怎麼好吃,就連每次我提及這個故事時,那口感與味道都還好像殘留在食道裡,就因為不怎麼好吃,而且又不想破壞這一路上的好心情,索性只好快速地把手上拿著的第一份小吃給終結,至少不用在往後的行進中,因為手上不好吃的"美食"而壞了好心情(真可謂是留久留成仇);在我清除了這個小吃後,轉頭看著身旁的同學,看著他拿著甜的大餅包小餅,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嚐,細嚼慢嚥的景象,就好像是美食節目中評論美食時那種吃到極品的感覺,心中不自覺地痛恨自己當時買的那份鹹的大餅包小餅,而不是甜的。
沒多久,身旁的同學打破了僵局
"阿仁,你咖哩口味的應該很好吃吧,我看你吃得那麼快。"
心想,怎麼他也有著和我同樣的反應,不大妙,於是我就對他說
"沒有沒有,真的不好吃,因為太難吃了,我又不想一路上都因為它而吃不了任何東西,所以就趕緊把它吃完;我想,你的應該很好吃吧,看你一口一口慢慢地吃,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的樣子。我吃的是鹹的,你那份甜的應該很好吃。"
"其實我的也不好吃,我吃那麼慢是因為難以下嚥,真的不好吃。"
語畢,我們兩個便相視而笑,所以,我們發覺大餅包小餅不管是甜的或鹹的,都是不好吃,這也成為了我們之間對士林夜市的共同記憶,因為這樣,我們往後在士林夜市時尋寶時,看到大餅包小餅總是會心一笑。
倘大的美食殿堂裡,往往看到長長的人龍裡總在尋找或探索,後來我總覺得大餅包小餅的美味應該不在我們的嘴裡,而是在那人群中的互動與記憶裡,我也相信我們應該是走訪錯了不對的攤位,下次要是有機會,一定再去光顧那人聲鼎沸的攤位,再試一次大餅包小餅。